深度复盘:生死倒计时300 天,无人货架没有赢家
司江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无人货架发展的第一阶段定位为点位之争,“谁的点位可以快速铺设、拥有更大的量,谁就有机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而这个点位数量的节点,我的理解是哪一家率先达到30万左右的体量,基本就可以占据绝对优势。” 点位争夺战打响,资本加持,此刻,所有玩家都开始疯狂烧钱赛跑。 “很兴奋,打鸡血一样,但又有点紧张,感觉被大势裹挟着往前走。”陈惠鲁说。 陈惠鲁提到,为了跟上第一梯队玩家的扩张速度,最疯狂的两三个月里,友盒团队从四五十人扩充至400多人,其中光BD就超过了200人。最多的一个月净支出四百多万,80%左右用于BD工资支出。“最猛的一天冲了五六十个点位。” 陈惠鲁知道,那段时间资本只看一个简单的数字——点位。这让入局的玩家杀红了眼。 他感到了一种癫狂。盈利、成本、供应链等在点位面前都失去了意义。 他隐隐觉得不安,心里明白过快的扩张速度将导致很多问题。但他依然选择了跟进:“浩浩荡荡的,我们必须往前走,喘口气的功夫就掉队了。” 点位之战 “有行政直接来要钱,不给钱就让搬离货架。” “这生意没法做了。” 点位竞争让每个网点的扩张成本翻了数倍,规则开始被重写。 热钱涌入之后,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点位多卖。陈惠鲁提到,有不少BD看到企业对点位的渴望,倒卖点位,一个月多的能拿到10万块提成。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