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活不好
还在准备开始做独立设备创新的,会死。为什么?你已经错过了时间窗口了:3V和Maraki都是在2012年之前创立,那时候大厂还来不及反应,里面看清趋势的一波人,出来做了第一波创业公司。现在设备商已经缓过神了,已经在开始用存量优势来收割市场了,甚至还在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增量,比如SASE。以3V和Maraki只有Versa还没被收作为标志性事件,做独立设备创新这一波已经结束了。再去做所谓的设备创新,设备的功能和稳定性,做不过设备商,那就只剩下控制器,但控制器早已泛滥,新做的控制器想去管谁,谁又愿意被你管。没有社会价值,会死。 主要盯着组网市场的,会活得很辛苦。为什么?第一、本质是在拿SD-WAN做MPLS替换,无论替换的是主用网络还是备份网络,都是在替换MPLS资源。这是一个广域网云化背景下坍缩市场;二、中国也很难出像Aryaka这样能去硬杠MPLS组网的初创公司,这是因为合规的资源是偏垄断的,创业公司不得不去与虎谋皮;三、SD-WAN在组网市场,基本只剩下了敏捷这个优势,所以客户的预期就是从售前到售后,他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但要命的是,组网跟客户内网耦合得太紧了,是个无限责任的活。客户说原本这么多盒子,一直工作得好好的,就是因为你来放了个盒子,而且是最后放的,所以放了之后,内网不通,甚至部分内网不通,部分时间不通,部分人员不通,部分应用不通,就全是你的事,你得来查清楚为什么。所以,你以为客户看重的是你的SD-WAN,不,其实客户可能看重的是你的潜在上门能力,扎心了。不过这工作确实有社会价值,所以可能能活,但是会活得很辛苦。
当然,以上所说的组网,还是在指MPLS替换这种传统的组网业务。随着5G、边缘计算等发展,广义的组网本来就在发生重大变化,例如:5G系统因为UPF下沉(支持uRLLC等场景必然需要),对原有的承载网络提出了支持复杂多点通信和SLA保证的新需求;在边缘计算场景中,边缘计算互联网络(ECI)需要按照业务需求快速灵活地去连接各公有云、私有云、或者其它边缘节点等各种设施,协同完成业务目标。如果是这种级别的组网,另当别论。这种组网可能会成为更大解决方案里的一部分,不再是一个单独产品,可能也不是一般的初创公司能玩的,甚至可能也不会被叫做SD-WAN(但确实又回归到了SD-WAN需要服务一个个特定的应用场景了)。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