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张勇发布全员公开信宣布阿里巴巴最新一次面向未来的组织架构升级,主要涉及两大方面:阿里云事业群将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加强对智能互联网的投入;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形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
2015年12月,接任CEO半年后,张勇即对组织结构进行过以建立“大中台小前台体系”的全面调整,,中台战略延续至今,并在最新一次的架构调整中与云业务整合;
2017年1月,张勇再次带领阿里集团完成组织升级,全面拥抱“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和新能源)战略。
这一次调整可以看作是以上两次调整的延续和整合。如果说近三年来,卸任CEO的马云已经逐渐成为阿里的精神指南,那么张勇则是阿里实际业务的掌舵人。
从天猫到“大天猫”,新零售战事升级
天猫“双11”才结束不久,阿里就再次让天猫成为主角之一,启动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组织架构升级。
根据张勇在内部信中的表述,一方面,天猫将升级成为“大天猫”,形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另一方面,阿里成立了专门的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整合淘宝、天猫、B2B多端的技术力量,为新零售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新零售战略的重要一环,将天猫升级“大天猫”后,阿里迅速拉弓射出了三连发。这三支箭分别是品质生活、家庭消费、跨境电商,其负责人分别对应天猫总裁靖捷、原 CEO 助理李永和(老鼎)、原天猫进出口事业部总经理刘鹏(奥文)。
一个很明显的讯号是,阿里的新零售战略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从工作汇报一项便可窥探一二。
在此之前,天猫全线业务都向天猫总裁汇报,因此,天猫超市和进出口事业部的汇报对象都只有靖捷一人;组织架构调整后,天猫超市升级为事业群,与进出口事业部一同独立出来,直接向张勇汇报。这表明,家庭消费和跨境电商两块业务都被提到了新零售战略更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天猫超市。
“线上超市”这种购物模式,不只是天猫,京东也在做。但对比两家竞品2017年全年的发展情况,天猫超市与京东超市在交易规模上有较大差距。
天猫超市没有正式披露过年交易额数据,但曾表达过要在2018年实现销售额过千亿的愿景。根据北京爱魔镜科技发布的《2017年天猫商城行业分析报告》,天猫超市成交额约占天猫线上总额的1.86%,共计370亿元;对比京东,官方宣称2017年超市年交易额已破千亿,还立下了在2020年实现年交易额破5000亿的目标。
随着家庭消费需求逐渐升级,顾客的消费需求发生转变,已由最先的图便宜变成了图方便,这里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天猫显然不会轻易放掉这一块蛋糕。而天猫超市与京东超市之间这场从2016年就开始的暗战,谁都不肯认输。
另一方面,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商超行业发展趋势。从此次升级后的具体业务分工来看,天猫超市事业群需要整合天猫超市和淘鲜达业务,同时与阿里大卖场、超市等生态协作,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超市新零售模式。
京东与老朋友腾讯在线下商超这块已经做了不少推动。永辉站队腾讯后,京东和永辉成为腾讯的新零售的两大抓手,将家乐福、中百集团、红旗连锁、沃尔玛拉入自己阵营,最新的动态是腾讯、永辉、百佳合开了一家公司,整合广东省内的超级市场业务。
零售起家的阿里自然要捍卫自己的阵地,为自己的阵营拉来高鑫零售(包含大润发、欧尚等)、百联、三江购物、新华都等伙伴。这场线下商超之战取胜的关键点在于——谁能率先实现数字化。纵观整个商超行业,面临的同一个问题都是数字化程度低,这成为新零售浪潮下,商超一致的转型方向。
商超转型的典型代表是腾讯阵营里的永辉超市,腾讯摇身一变扮演起新零售基础设施“承包商”的角色,把微信支付、QQ钱包、小程序等业务打包放入智慧零售工具箱,开放给所有零售合作伙伴,促成门店的数字化升级。
阿里阵营的大润发也抢先一步开始数字化改造升级。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升级后的大润发门店,高峰期的线上订单可达到5000单/天。商超有进行大幅新零售升级改造的基础,发展潜力巨大,这便不难理解,阿里为何要将其战略地位做进一步提升。
张勇也在内部信中表示,要“把天猫建设成帮助全球品牌商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经营的主阵地”。
至于进出口事业部,阿里将其使命描述为“履行阿里未来5年2000亿美元进口额的承诺”、“从‘买全球、卖全球’到‘全球买、全球卖’”。跨境电商主要服务中高端人群,在一带一路政策及资本市场的推动下,这也是一个正在高速增长的市场。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出口/进口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1%/35.7%。随着进口电商的高速增长,2020年进口电商占比有望达到25%。
对于阿里来说,只有大本营整合,内部备齐粮草,才可能对新零售行业发起冲刺。
阿里云,To B生意的筹码
如果说新零售是阿里如今的重中之重,那么阿里云则是阿里的未来,它是阿里在互联网下半场——To B生意中最重要的筹码。
云服务不仅能为B端企业数字化提供低成本的基础设施,也能为企业提供智慧零售SAAS服务,作为一个窗口,将很多业务能力交付给B端。
阿里云在B端市场一直拥有很强的吸引力,过去的四年里,阿里云在总裁胡晓明的带领下成长为国内第一大公有云厂商,牢牢占据行业龙头的地位。但其他巨头们也在迎头赶上,并且与阿里类似,他们都有很强的资本和技术实力。
国际调研公司Forrester最新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公有云厂商评测显示,阿里云、微软云、亚马逊云、腾讯云、华为云位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则为百度云、京东云、青云、金山云。
第一梯队的几家,先不谈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动权的几家国外云厂商,阿里云在国内还有腾讯云和华为云等主要竞争对手。
虽然在市场份额和营收上,腾讯云和华为云跟阿里云还差的很远,但此前对云市场保持观望态度的它们都开始重视这个市场。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