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阿坝站长网 (https://www.083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交互 > 正文

盘点:三步走出低价陷阱

发布时间:2021-07-03 18:30:23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互联网
导读:物联网,被称为新一轮推动人类前进的智能革命的基石,在经历从火热到沉寂的历程之后,随着5G到来又重新成为行业热点。物联网芯片、模块、终端、通道、平台、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各项关键技术快速演进,推动其驶入快车道。运营商作为互联网中基础网络提供者处于
物联网,被称为新一轮推动人类前进的智能革命的基石,在经历从火热到沉寂的历程之后,随着5G到来又重新成为行业热点。物联网芯片、模块、终端、通道、平台、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各项关键技术快速演进,推动其驶入快车道。运营商作为互联网中基础网络提供者处于中枢地位,今年也迈出一大步。三家相继发布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和终端补贴计划。中国电信更是在业内率先发布了NB-IoT套餐。
 
运营商的优势是网络连接,但在物联网产业里,单靠连接难以形成盈利模式。在连接模式里,无论流量还是连接数计费给运营商带来的价值极为有限。Analysys Mason报告的数据指出,到2025年,运营商物联网的连接收入仅为280亿美元,占全球移动电信总收入的3%。有分析指出,以NB-IoT为代表的低功耗广域网络给运营商带来的收入更是微乎其微,连接在整体价值链的分配中仅有10%的比例,甚至连接收入和连接数呈现倒挂关系。
 
而平台因为聚合优势,成为运营商物联网发展的方向。在运营商的物联网规划中,都提出了平台定位:主要扮演管道提供商、 产业整合商和服务供应商的角色。虽然数据平台、应用汇聚的平台蓝图为运营商构造了美好的前景,但现实中还需逐步来探索。
 
业内人士提出运营商物联网三步走的策略:连接-数据-应用平台。在连接的基础上构建数据化的平台,实现平台和应用变现。
 
骤变的环境 制约瓶颈
 
物联网时代,从形到态,通信技术的供需双方、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在多年前,运营商为农业监测、水纹监测等M2M通信业务提供连接服务,并发展成大量的行业应用,这是物联网业务的雏形。但连接基数的激增对现有网络模式提出挑战。不同于原有以人为导向的网络,物联网业务需求差异化给网络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分析指出:网络的规划、建设、优化维护等工作与现有蜂窝网络差别很大;由于物联网涉及对海量设备的监测和管理,对于网络的上行需求往往大于下行,而且各类场景对于时延敏感度不同,需要区别对待,物与物通信需要全新的专用网络。
 
除了网络外,物联网终端也需要全新的管理方式。物联网终端存在于各行各业,碎片化、个性化严重,需要对物联网嵌入式模组进行经营。目前各运营商提出了物联网终端的补贴政策。
 
除了硬件外,物联网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体制受限也是运营商发展物联网的瓶颈。独立观察家王峰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书面采访时表示,在推动物联网产业成熟的过程中,更大的限制在于,运营商难以通过投资收购,进入这个行业,而只能通过合作或者自主研发的形式突破个别技术难题。在诸如芯片、模组、硬件等领域,国内运营商难以通过收购形成核心能力,迅速进入行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运营商市场化的收购机制,例如软银收购芯片设计商ARM,完成物联网布局。
 
低价值陷阱
 
对运营商更大的挑战来自于盈利模式。王峰表示,在物物连接领域,由于大多数应用场景的数据回传多为断点、微量数据,大多数连接属于固定场所的短距连接(蓝牙、Wi-Fi),更多价值存在于平台层和应用层,因此相对于人的连接,单纯传输层的ARPU极低。
 
仅从连接收入计算,NB-IoT设备每月产生的流量不仅小于手机的流量,也远远不及传统蜂窝网络设备带来的连接收入。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显示,NB-IoT、eMTC、3G/4G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0%、20%和70%。
 
以现有运营商公布的资费为例, AT&T的eMTC套餐定价为每个设备的月资费起步价为1.5美元,年度计划、多年期计划以及更多设备数量还将获得更大的折扣。而速率低于eMTC的NB-IoT套餐资费更为优惠。中国电信日前公布的20元包年套餐可见一斑。
 
中电信目前的套餐设计中尚未体现出物联网平台的价值。
 
物联网收入层级中,平台收入实际上是超过网络收入的,业内分析指出:这样的收入一定倒逼运营商向其他收入探索。在对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商用过程中,运营商将产业生态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