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后的AI故事
如今,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阿里巴巴几乎是家喻户晓,其业务范围包括零售、金融服务、物流、媒体、数字品牌和营销等。支撑这些业务的技术支柱——阿里云,是全球第三大云提供商,仅次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和微软Azure。虽然阿里云提供的服务与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大体相似,但它确实有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 作为国际云市场上相对较新的成员,阿里云拥有雄厚的财力,迫切希望能在全球超越亚马逊。今年4月,他们宣布计划在未来36个月内投资28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不是财力雄厚?这项投资将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定制操作系统和实现硬件加速解决方案的半导体。 要想快速地了解亚马逊和阿里巴巴,请记住亚马逊是一家分销商,他们拥有仓库和供应链,并直接面向客户销售。而阿里巴巴是一个市场,只是连接着买家和卖家。这有几种后果。首先,亚马逊的供应链和库存管理系统被认为是竞争优势,所以不会看到他们销售凭借其经验构建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其次,阿里巴巴的利润率要高得多(2019年,阿里巴巴的利润率为23.3%,而亚马逊为4.1%)。因此,阿里云有更多的资金来投资他们的产品。 本文介绍阿里云击败其他领先云提供商或者与其相竞争的六条路径。 服务数量最多 亚马逊网络服务有175项服务。2019年下半年,阿里巴巴宣布其产品线推出597款新产品和300种解决方案。看起来这里有适合每个人的东西。如此之多,选择实在是太难了。阿里云的目标是企业和中小企业,如果你能找到的话,从养猪(真的是养猪)到融资,一定会有一个能满足你需求的解决方案。 计算存储 计算存储这一概念由来已久,而现在终于赶上时候了。考虑到当今要处理的海量数据,除了优化从硬盘到应用程序的数据硬件通路,并将计算推到尽可能靠近存储的地方之外,别无选择。计算存储标准草案于2019年12月发布,也有其专有硬件,主要局限于Nvidia DGX系列等高端定制计算机。 阿里云支持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集团,被用来处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低延时访问能力。例如,在“双十一”期间,阿里云的PolarDB数据库在24小时内处理了价值300亿美元的商品总值(GMV),在第一个小时内就猛增到了120亿美元,原因是购物者争抢商品以至于商家很快就售罄了。考虑到有这么多的收入,就能明白为什么阿里云会如此关注支持事件的数据库——他们使用的技术之一就是计算存储。 计算存储有很多种,而且发展非常迅速。在最底层,PolarDB使用FPGA来执行数据的透明压缩,数据在数据路径中被解压,内核驱动程序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对于一些最常见的查询,这可以使查询时间减少50%,平均减少约30%。这只是压缩方面的改进,随着其他固件的开发,性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数据库兼容和性能 PolarDB是具有高数据吞吐量应用情形的阿里巴巴客户的主要数据库产品。它使用InnoDB作为存储引擎,与MySQL相同,但是为了用作云原生数据库而进行了大量的修改。PolarDB的设计考虑了硬件加速,就像前面提到的计算存储一样,它使用RDMA来连接存储和计算节点,从而消除了I/O瓶颈。 阿里巴巴在数据库迁移方面采取了一些不同的策略。他们没有提供专有数据库和迁移工具,而是让PolarDB与商业环境中使用的大部分数据库相兼容。有一些版本可以运行来自MySQL、PostgreSQL和Oracle数据库大部分子集的查询。通过设计,可以在PolarDB上不加更改地运行应用程序。与移植应用程序逻辑相比,这是迁移到云更简单的方法。 云企业网络(CEN) 阿里云运营自己的跨区域网络,意味着可以控制在不同区域运行的应用程序各部分之间的延时和带宽。而其他提供商使用公共互联网连接不同的区域,对区域拥塞束手无策。 阿里云通过其软件定义的网络产品——云企业网络(一个用于构建分布式业务系统和混合云的全球网络)做到了这一点。CEN是连接VPC(虚拟私有云)和VBR(虚拟桥接路由器)的全网状网络。它基本上是一个区域到区域的虚拟网络解决方案。这对于中国的运营尤其有用,因为中国的防火墙通常会引入大量延时。CEN同时提供延时和带宽保证,也是阿里巴巴在其电子商务产品中使用的网络基础设施。 可以通过Web控制台或者API实时地上下调整带宽。 智慧大脑 阿里巴巴在命名上总是有所创新,虽然这不会使其获得任何营销奖项,但它的“智慧大脑”确实解决了一些真正的大问题。对我来说,这是阿里巴巴最激动人心和最具创新的一种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所经营的综合商业和政治环境而得以实现的。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大规模实施时能带来什么好处。 虽然可以从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公司获得这些技术,但还是需要一家系统集成商来设计、构建、测试和支持最终的解决方案。阿里巴巴的产品都是由供应商直接提供支持的交钥匙解决方案,或者说是规模很大的交钥匙解决方案。 阿里云ET大脑被设计成智能平台来解决复杂的商业和社会问题。智慧城市、医药、制造业、航空、环境和金融业等都有所谓的大脑。每一个大脑都是一个复杂的解决方案,值得大书特书。在这里,我介绍其中的两个——城市大脑和金融大脑,让你对其产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城市大脑目前部署在中国东部2100万人口的杭州市,通过整合遍布整个城市的传感器采集的事件和警报来管理交通流、公共交通和公共安全。如果警报探测到火灾,就会派出救护车和消防人员,计算出要通过的最快的交通路线,并对沿线交通信号灯进行排序,使其到达时间可缩短49%。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