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使公共交通更加智能和安全
我国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近年来大力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球竞争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达到94539件,是2010年申请数量的10倍左右。2000-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44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同时中国联通也开发了边缘应用包的制作和扫描能力,允许开发者可以自助实现边缘包的制作,在原有的应用基础上定制一些配置。 边缘云的联合保障和收益共赢 除了构建强大的边缘云平台和全力做好生态引入之外,中国联通还从联合保障和收益共赢方面对边缘云开发者进行保护和激励。 联合保障方面,中国联通边缘云提供运营监控、运维监控、联合统一响应中心和合作伙伴支持入口,从运维、运营、自动化响应等多个方面支持生态上线后的集中管理和业务支撑,确保MEC应用的落地和需求反馈回路。 收益共赢方面,中国联通遵循“开放能力、孵化创新、规模复制、收益分成”的原则,向MEC边缘业务开发者提供“创新业务孵化资金”等丰富的市场回报。 结 语 行业知名研究机构Garnter认为,到2022年将有65%的数据在边缘数据中心存储和处理。未来1-3年边缘计算将进入规模商用部署期。IDC预测,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超万亿。 毫无疑问,边缘计算蕴藏着巨大的市场价值。而生态,就是挖掘这个巨大价值的首要工具。 如果没有生态,边缘计算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而构建繁荣的生态,就需要站在开发者的角度,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和权益保障,让开发者可以安安心心地加入生态,围绕边缘云共同创造价值。
得生态者,得天下。中国联通和英特尔的积极实践,为边缘计算的成功指明了方向。 在平台中,中国联通倡导了三个开放,分别是能力开放、技术开放、工具开放。 能力开放方面,中国联通开放了例如边缘网络、共享AI平台、通用视频编解码以及物联网平台管理等在内的多种能力。 技术开放方面,中国联通坚持在应用承载的ICT-IaaS、加速设备和边缘接口进行能力的开放,并且兼容开源标准。中国联通还和英特尔一起,致力实现平台的轻量化,实现高可用能力,同时保持平台接口的标准。很多应用都可以无缝迁移到边缘平台。
工具开放方面,中国联通针对开发者的开发应用生命周期,支持开发者从源码开始,完成边缘应用的设计、开发、验证和上线,支持代码托管、代码构建、持续集成、持续交付、镜像仓库等一系列开发关键能力,提供全方位孵化工具。 硬件方面,联通边缘云平台以英特尔下一代机房整体解决方案NGCO为载体,集成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傲腾持久内存、英特尔以太网网络适配器等产品的服务器,性能强劲,部署灵活。 值得一提的是,联通边缘云平台的架构严格遵循了3GPP和ETSI的规范标准。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例如网络安全方面,UPF解耦方面,还有接口开放方面,都做了进一步的增强。 边缘云的生态引入 强大的平台是建设生态的前提,而具体如何吸引生态,才是问题的关键。
为了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5G MEC边缘计算应用开发,中国联通建立并开放了MEC生态开发者平台。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