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设备商
新兴设备商中,选取3V和Meraki作为代表稍作分析。3V是指Velocloud、Viptela和Versa。 新兴设备商在行业生态中属于进攻方,所以采取的策略是:做深场景,建立品牌,撬开市场。为什么要做深场景?因为他们最知道SD-WAN的灵魂是场景;为什么要建立品牌?因为这跟企业市场有关,企业市场对品牌还是非常看重的。不过,新兴设备商也遇到了自己的问题。在给客户介绍新产品时,客户还是挺新奇挺满意的:“嗯嗯,不错不错,挺好挺好”。但是到了要部署测试的时候,画风就有点变化了:“什么!你要加盒子?!你知道我现在要管几个盒子吗?得得得,要么这样,你能不能把其它盒子全部替换掉,我把他们的预算也给你”。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尴尬的场景?这是因为时代变了,在以前产品匮乏的年代,用户不得不要了盒子,甚至是主动要了盒子,并且是越大越好,越重越好,毕竟老子花钱了,你总得给我点什么吧。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不同厂商塞到用户那边的盒子已经够多了。不是都在说SD-Branch么,那我们就来看一下一个典型的分支里可能会有哪些设备:1、WiFi总是必不可少的吧;2、WiFi身后总需要一个交换机吧;3、分支出口不能裸奔总要一个防火墙的吧;4、如果企业分支较多,对路由功能比较看重,那就还需要多个路由器吧;5、如果分支比较重要,用了专线或者专网,那么还可能会多一个广域网加速设备吧(不然那么多广域网优化设备卖给谁了呢);6、如果企业对合规性比较看重,那么还需要一个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吧,等等。基础设施已经够复杂了,能不动就尽量不动。现在用户本质上要的是服务,就是别再给我添加任何负担就要把我的问题解决,甚至是想要做减法(用户侧的NFV没有普及,但如果能在分支做减法确实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卖点;当然,SASE在这方面就更有优势了),如果现在还要去增加复杂性,就有点反趋势了,非常难。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新兴设备商的应对。首先,客户不是说要替换其它所有盒子吗?还是有同学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比如Versa,个人觉得Versa最大的特点是All in One,啥都能干,无论是通过他自有的功能提供,或者通过服务链(Service Chain)的方式去整合合作伙伴的功能来提供;Velocloud的做法会不同一些,他面向云做了比较彻底的虚拟化(Velocloud的最后归属是Vmware,这样看上去也就很自然了),并且围绕云建立了自己的基础设施,所以Velocloud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设备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SASE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商也开始在整合基础设施了);Viptela也是类似,也通过资源合作伙伴,拥有了面向云的基础设施。相比而言,Meraki的策略就更为独特,其它人都在SD-WAN,他更多的是在SD-LAN,所以他只是套上了SD-WAN的外衣而已。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