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阿坝站长网 (https://www.083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北航校友打造柔性机器

发布时间:2021-01-08 13:56:2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搜狗现已成为腾讯的全资子公司,腾讯还持有快手约 20% 的股份。穿透计算后,腾讯持有知乎约 14% 的股份,可能成为知乎第三大股东。 目前,包括周源在内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应该在 35% 左右,对知乎享有实际控制权。不过,如果想避免日后决策时的分歧,管理层仍

 搜狗现已成为腾讯的全资子公司,腾讯还持有快手约 20% 的股份。穿透计算后,腾讯持有知乎约 14% 的股份,可能成为知乎第三大股东。

  目前,包括周源在内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应该在 35% 左右,对知乎享有实际控制权。不过,如果想避免日后决策时的分歧,管理层仍需设置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架构。

  Prospect Avenue Capital (PAC)基金创始人廖明表示,知乎可能一直在犹豫去美国还是去香港上市,是因为美国内容题材的公司多,容易找到对标,知乎本身也是受到 Quora 启发成立的;但是香港有阅文,对标也很清楚。

  然而,两地上市也各有缺点。

  在美国上市的问题之一是中概股面临恶劣的大环境,监管压力和舆论压力让中概股生存艰难,前途未卜,并且由于 Quora 变现进展缓慢,2019 年的新一轮融资估值仅比 2017 年增加了 3 亿美元。Quora 至今仍是纯问答平台,知乎业务更加多元化,如果对标 Quora,知乎的其他业务大概率将被忽视,可能受到冷遇;同理,阅文集团是网络文学创作平台,似乎也很难完全对标知乎。

  所以知乎究竟是一个什么产品,为什么难以定义?这还要从知乎的历史说起。

  知乎十年

  本月,知乎刚刚过完十岁生日。

  从最初 200 个受邀注册用户奠基的“小而美”的知识社区,成长到截至今年 12 月拥有 3.7 亿注册用户、超过 2.6 亿个问答的“大而杂”的内容服务平台,知乎能在垂直类平台被综合性平台碾压的历史中保持增长,算得上是初代“破圈”范例。

  知乎这十年的发展不容易,看目前第二代“破圈者”B站遇到的困难就能略知一二——社区氛围被破坏、失去“调性”、流量激增带来的新用户和老用户之间的代际摩擦、盈利困难等,知乎全都经历过。

  2013 年知乎开放公众注册前,就因为初期受邀大V们高质量的专业问答而受到众多科技、互联网爱好者的追捧。开放注册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注册用户数量从 40 万增长至 400 万。

  由于那时互联网普及率还不算高,且初期知乎的受众群体范围小,开放公众注册后进入知乎的早期用户,基本真的是“本科人均 985、硕士美国 Top 10、年薪百万不算高、刚下飞机诚谢邀”,调性就是极客、高精尖。

  然而,随着知乎上的优秀内容传播,知乎的知名度越来越大,用户体量不断扩张,用户的学历、收入、工作、视野、兴趣爱好和人生体验等差异化越来越明显,新老用户的冲突变得尖锐。

  用户数量的增加丰富了知乎上内容的种类,同时也使得问答不再聚焦于科技、互联网等专业领域,更多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娱乐八卦、情感星座等问题出现。这一阶段,新用户看老用户不爽,老用户同样不满“入侵者”的“无知”和“低端”,“不要把知乎当百度知道”的抱怨不断出现。

  在维护初始调性和牺牲内容质量换流量之间,知乎选择了后者。根据 2014 年经营范围的变更来看,当时知乎的主要盈利模式还只是广告投放,只有足够大的流量才能保证平台的存活。
 

现今翻看三大视频网站,有超 9 成的网络连续剧,来自 IP 改编。

  比如,爱奇艺“百部大剧”片单,就汇聚了众多头部超级 IP,包括《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火王》、《河神2》、《老九门2》、《盗墓笔记3》等。

  爱奇艺制片部门工作人员冯霞表示,因为 IP 剧本身就有粉丝基础,前期不用做很多宣传就会有很多人去关注。而且视频平台更加偏好短剧,播放周期太短,IP 剧本更适合视频网站的调性。“更重要的是,IP 的价值链条长,一部好的 IP 可以改编成影视剧、游戏、甚至是动漫,一鱼多吃更符合资本的游戏。”

  制片人李明翰说,“平台制片人在衡量 IP 剧本的时候,会根据原 IP 小说,或者原 IP 游戏来衡量剧本的市场反响情况,但是面对原创剧本的时候,就没有评估能力了。虽然国内原创剧本的水平暂时很难比肩好莱坞和韩国,但是也不乏一些有一定实力的剧本,不过,这些剧本在 IP 为王的时代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IP 排挤原创

  腾讯公司副总裁兼企鹅影视 CEO 孙忠怀曾在公开演讲时表示,“走过以流量为核心的‘圈地’阶段,制作精良、拥有高口碑、高流量的精品化内容正成为视频行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不过,精品化内容来源于 IP 还是原创,平台与编剧的分歧,存在已久。

  早在 2015 年 11 月,时任阿里影业副总裁的徐远翔就曾表示,IP 才是信息传播最有效的方式,信息有效到达的人越多,就越成为一个超级 IP。“我们现在的方式完全是颠覆性的,我们不会再请专业编剧,包括跟很多国际大导演谈都是这样,我们会请 IP 的贴吧吧主和无数的同仁小说作者,最优秀的挑十个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再挑几个人写故事,我不要你写剧本,就是写故事,也跟杀人游戏一样不断淘汰,最后那个人写的最好,我们给重金奖励,然后给他保留编剧甚至是故事原创的片头署名。然后我们再在这些大导演的带动下找专业编剧一起创作,我们觉得这个是符合超级 IP 的研发过程。现在很多人都在讲 IP,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备 IP 的开发能力。”

  当年,这番言论在编剧圈内引起轩然大波,群情激愤的程度不小于这次 111 位从业者的联名信。

  近几年来,IP 对原创的排挤和编剧们的边缘化,却在真实发生。关于编剧署名权的纠纷,也屡见不鲜。

  陆远是一名职业编剧,也是一家影视公司合作人,十几年来参与过不少反响不错的影视作品。

  2010 年开始,《宫》、《步步惊心》、《古剑奇谭》、《神雕侠侣》、《武媚娘传奇》等古装偶像剧爆火荧屏长达 6 年之久。2017 年,在古装题材很受欢迎的背景下,陆远也开始创作一部古装偶像剧的原创剧本。剧本前后共耗时 2 年,是陆远用时最长、最用心之作。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