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领域是抗周期的 已迎来黄金发展期
逃离 or 拥抱互联网,是两种价值,2020 年快结束了,你选择哪种? 冰山是互联网老兵了,他在后厂村、望京 SOHO 这两个北京互联网公司扎堆的地方,一待就是十几年,见了人只要扫一眼,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年龄和职位: 人数最多的是 20 多岁的年轻人,状态疲惫的基本是 30 多岁的中高管,四五十岁、西装革履的不是高管就是老板,60 岁以上的不是物业就是保洁。 身处风口行业,互联网公司最擅长以变求变、择优汰劣,于是变本加厉地 996、PUA、内卷。互联网人,只能不断地动员自己奋力往上爬,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时常忘了,努力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很多年前,我们总想从真实世界逃离出来到互联网中,现在,我们中的务实派、田园派,已经从互联网中逃离回真实世界,正在奔向线下创业,奔向生活与工作平衡的岗位。以下是 20 位互联网人对深燃讲述的逃离故事。 PART1 拒绝当螺丝钉 孩子发烧四天我出差四天 女高管无法平衡家庭和事业 Grace 35 岁原互联网公司公关 我在互联网公司做了 5 年公关,工作强度和压力越来越大,加班时长越来越多,早上 7 点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晚上 10 点、12 点甚至凌晨 4 点,都是常有的事。 每天下班后都会担心公司半夜出现新的舆情,如果关键人物联系不上,或者业务部门不支持,就比较抓狂。 高强度、频繁的加班,让我连正常的生活都没法保证,尤其有了孩子以后,生活和家庭的矛盾更加突出。有一次,当时我的孩子还不到一岁,打了疫苗之后出现了不良反应,一直发烧,那时我在哺乳期,但是公司要在外地做一场大型活动,需要出差。 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员工,我当时肯定会选择在家陪孩子甚至直接辞职,但我是项目负责人,没办法请假,一连出差了四天。那四天对我而言特别煎熬,正常情况下,孩子生病了如果照顾得好,可能一天就能恢复,但那次,孩子整整烧了四天,还出现了连锁反应——整整一个月都没有长体重。这对于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而言,是很不好的迹象。
这件事情触发了我换工作的念头。我意识到,无论我职位爬得多高,薪水有多丰厚,但我连母亲应尽的责任都尽不到。 胡敏既不是海归,也并非北大毕业生,而是新东方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他在 1995 年加入新东方,从代课老师做起,先后开创了雅思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等培训项目,逐步晋升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新东方副董事长、总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时俞敏洪对胡敏出任总裁很赞赏,“胡敏不一样,既有原则性,又有操作性,与新东方的一些人也没有老朋友之类的感情纠缠”,更容易平衡内部斗争。 2002 年接任总裁时,胡敏表示自己只干三年,但实际干了两年就辞职了。2003 年 10 月,他辞去总裁和校长职位改任集团副董事长,主管集团文化、出版等边缘业务。 对胡敏离职,新东方公关方面的解释是,完全是胡敏老师自己的意愿。但俞敏洪一改之前的称赞,表示胡敏老师踏实能干、比较单纯,但企业做大之后需要一个有平衡各方面能力的管理者,胡敏老师有点力不从心。 或许这才是胡离职的真正原因。《21 世纪经济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上任后胡敏的一些计划或任务无法得到正常执行,阻力还是来源于元老股东。这也与胡敏自己说的,“离职并非和俞有利益之争,是新东方体制存在问题,自己没有话语权,想法得不到落实”相吻合。 折腾了几年,最终大家发现董事长、总裁并不讨好,“谁当谁就变为了矛盾最集中的地方,谁都跟你过不去”。于是 2004 年底,俞敏洪重回新东方董事长和总裁宝座。 老朋友离开了,新东方自己培养的人才也留不下。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东方问题仍在于管理层均出身教学,缺乏职业化管理人,公司经营权和决策权没有界线,董事会也未真正履行职责。 这个问题多年仍未解决,类似情况不断上演。 2010 年 11 月,俞敏洪宣布了新的人事调整,任命陈向东为执行总裁,周成刚为公司董事,并对工作内容进行了调整。 有人指出陈像胡敏一样是被“明升暗降”,因为按此前架构,俞管集团公司,周管项目,陈管学校。但升任执行总裁后,陈向东调配资源能力反而受限,因为分校校长不直接向他汇报工作,他以前的下属也纷纷离职。 多知网曾引述一位业内深喉的评价,“对陈,老俞内心很复杂:想重用,又觉得是个威胁,毕竟有胡敏的阴影在,但最后还是放了些权力给他”。 2014 年 1 月陈向东正式告别新东方。 陈离开的第七个月,和陈同为新东方“后三驾马车”之一的沙云龙也宣布离开,两人都是新东方第二代管理层中的佼佼者。沙云龙 2001 年加入新东方,同年就成为广州新东方校长,也是史上最年轻校长,2007 年出任新东方集团副总裁。 三人的出走都带走了许多新东方伙伴和老部下,特别是沙,带走了原北京新东方学校副校长、内蒙古新东方学校校长、济南新东方学校校长、合肥新东方学校校长以及新东方助理副总裁等一众中高层管理人员。 俞敏洪总结过新东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七大危机,其中就有高管离职带来的“经营危机”。 陈、沙二人离开后,新东方权力向上集中于创始人俞敏洪一人。对外话语权、内部控制权、高管任命权,俞敏洪全部一手掌握,他终于完成了从“土鳖”,到中国最大民营教育集团实权掌门人的蜕变。 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新东方中生代管理层断档。 2 前新东方 AP 经济老师杜博识曾写过一则寓言展现老师离开创业的原因: “狮子开肉铺,起初雇了一群狼,酬劳很高,经常打到野牛野猪。狮子并不教授狼捕猎技巧,主要的精力放在宣传店铺。随着顾客增多,狮子认为主要是肉铺的名声起了作用,于是给狼的酬劳逐渐降低,很多狼就离开了,自己开了小肉铺。” 一位 08 年离职的原新东方英语老师在给多知网的投稿中写得更明白,自己离职时新东方课酬走低,福利也不行。“以我自己为例,去年(2012 年)收入大概两百万,远高于在新东方时。” “老师们敢单干的原因是,收益提高了,风险却没有被放大。培训核心就是面授,就是老师,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招生根本不愁,风险很低。”当老师觉得自己带给品牌的价值超越品牌带给自己的,自然就离开了。 这位老师也道出了新东方模式的核心,名师大班授课。就像俞敏洪最初借了个四五十人的教室来做免费讲座,结果来了两百多人一样,新东方课堂也通常是上百人的大班课,老师站在上面激情澎湃,以学生打分为考核依据,如果课讲得不好,还会被学生赶下台。 有新东方老员工回忆当年新东方讲座盛况。他们曾在对外经贸大学安排了一场德、法、日三部门最牛老师的联合讲座,几百人教室爆满,讲座结束后学生不肯离去,第二天咨询电话被打爆,报名人数直线上升。 但名师大班课带来的弊端同样明显,就是学生更容易认准老师本人而不是新东方品牌,当老师离职成立公司或工作室开课,学生自然就跟着走了。 出走名师里很多已做到分校校长或高管,这也是新东方被称为创业界黄埔军校的原因。
新东方一直奉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管理上有充分自主权,财务独立核算,只需每年向集团上交足够利润。新东方开疆拓土的方式通常是校长领一笔启动资金去外地,选址、装修、办班、招生,其中人员招聘、营销方式、发展战略等环节都能自己做主。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