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阿坝站长网 (https://www.083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如何在新冠肺炎时代帮助让办公室更安全

发布时间:2021-02-11 12:02:11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一方面高校在扩大供给,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就业市场又逐渐饱和。虽然作为新兴行业,新晋算法工程师们仍旧抢手,但价码已经开始下跌,逐渐回归理性。 如果早几年,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 AI 工程师,这些职业都还炙手可热,企业的需求还在。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产

一方面高校在扩大供给,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就业市场又逐渐饱和。虽然作为新兴行业,新晋算法工程师们仍旧抢手,但价码已经开始下跌,逐渐回归理性。

如果早几年,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 AI 工程师,这些职业都还炙手可热,企业的需求还在。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产业进入新的阶段,几年前刚进入象牙塔,瞄准当时需求的年轻人们,不得不面对市场变化的现状。

不仅仅是招聘,职业本身也在发生变化。

去年七月,刚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朴静加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内容社区产品。一年下来,她已经独立负责一个产品模块了。

然而情况并不像她入职时想象的有趣。用她的话说,工作就是 battle,每天从早上十点开始「扯皮」。和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battle,和法务财务 battle,还要参加一些冗长的没有意义的讨论会,「有时候一个输入框放在哪里,都要讨论半小时」。

在朴静看来,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是需要做这种精细化的打磨的,但她想做更大的事。「错过了产品从 0 到 1 的阶段,剩下的就只有无聊。」

移动互联网爆发过后,世界已经被改变,新入行的产品经理们很难有机会再从头构建一款产品。同样面临这一困境的,是新入行的运营人员。

在一家大公司做了五年网络文学运营的陈浩也是一样。回忆自己职业生涯的前三年,他是在不断地拉取数据、复制黏贴和排版中度过的。这和他心目中想象的「增长黑客」天差地别。

「刚入行的时候也想着,会不会有一些爆款书或者作者是被我一手推红的,现在就觉得想太多,就是个干活儿的。平台有自己的流量策略,和你没什么关系。」

陈浩也想过转行,但又贪恋「大厂」的风光。「就先干着吧。」渐渐地熬到了快三十岁,陈浩有点慌,但又不知道未来的路往哪里走。

复盘这五年,陈浩最后悔的是没有掌握到属于自己的运营能力。「有时候你看到数据蹭蹭往上涨,觉得自己特厉害,但其实这是平台基数决定的,是无数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抽离出来看我自己做了什么关键动作?没有。没有平台我什么也做不到。」

机会在别处

在纯粹的互联网遇冷的同时,一些「传统」产业却打开了对互联网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教育、保险、房地产等等产业通过互联网的改造,创造了很多新的职业。

以在线教育为例。由于疫情导致线下上课推迟,线上教育成为刚需,相关企业也应声水涨船高。

在武汉工作的王咪供职于一家互联网教育机构,负责网课教师职位的校招工作,最近她有点愁。

王咪所在的公司有数以万计的网课教师招聘需求,但王咪却没有感受到学生们的热情,「不好招人」。

网课老师,一般而言薪酬标准在六七千块,普通一本和二本的学生是王咪的理想招聘对象。今年春招,她的一个明显感受是,学生们好像都不着急,很多应届生的态度是再等等。

「经济形势不好,索性不找工作了,反正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一年半载的家里也都养得起。」在王咪看来,现在很多人在等一个「好工作」,给人生一个体面的新起点。做网课老师?很多人不愿意将就。

武汉人刘雨薇刚刚拒绝了一家头部教育公司的网课老师的 offer,尽管底薪 8 千,离家只有一站地铁,她还是感到犹豫。

刘雨薇今年从武汉一所 985 大学硕士毕业,学的是就业面相对较窄的社工专业。由于疫情,她之前已经谈妥的一份高端养老机构的 offer 飞了,这让她陷入就业焦虑。

亲戚朋友们帮刘雨薇联络了一些企事业单位,她自己也在积极向一些基金会投递简历,但聊到最后发现工资都非常低,平均在三千左右。「我一个 985 大学的硕士生,拿着比本科生还低的工资,肯定是心里不舒服的。」

直到这家教育机构向刘雨薇发出面试邀请,她才看到一线希望,「起码薪资还像是那么回事儿」。但转念她就犯起嘀咕来。

「虽然在线教育在风口上,我的高考成绩和社工专业对做老师也有优势,但这个行业能滋养我吗?除了收入高,我的思维和视野可以被打开吗?」

这些问题反复在刘雨薇的脑海中出现,优势劣势持续拉扯着她。虽然本科毕业后刘雨薇也有过两年工作经验,并不是第一次进入职场,不会对所谓第一次就业有执念。但一想到做网课老师,她还是看不清。

新兴的职业让人看不清未来的前景,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存在很久的职业,在新的环境下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很多毕业生还没有感受到这种环境和要求的变化。

房产中介就非常典型。过去几年,房产行业借助互联网,如自如、蛋壳、贝壳等平台在一二线城市揽获了大量用户。

王东就供职于这样一家互联网居住服务平台,负责今年的校招。在他看来,房产中介不论从客单价还是销售过程,和 IT 外企的销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卖房子,少的几十万,多的几百万几千万。但和 IT 行业的销售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一个交易,还需要对资金的托管安全、房产片区和物业属性足够了解,在交易过程中给客户提出专业的建议。」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