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估计两会后中国经济新“风口”
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一系列务实的举措,勾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安排地方债券、启动“新基建”、创造新模式、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在不断涌现的新机遇之下,中国经济将迎来哪些新“风口”?《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进十余家大数据企业,从生产、消费、市场、就业四个维度进行了调研。 看生产——复产动力强劲,“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政策工具”受关注 随意转动屏幕,就能全景查阅商品细节;输入颜色、风格等关键词,即可对家具自由搭配,预览摆放场景……随着3D购物技术的应用,不少家具品牌尝试在云上“开门迎客”。 “数字化的互联互通可以让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3+1>4’的效果。”近日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说,长三角应该打造“一朵云”。 数字化转型,让人们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看到危中寻机的新途径。近日,工信部发文提出将推动工业数据全面采集和开放共享,研制产业链图谱和供应链地图,助力协同发展。一些地方尝试用数字技术摸排产业链“痛点”“难点”,为中小企业降本增效。 在各项政策的助力下,华夏大地拉开了复工复产的热潮。 “合肥早开工了,水利建设工程正常时每天能干9到10小时。”“最近挖掘机涨价了,但农村的活不少,还是决定入手第二台。”安徽合肥、四川南充的挖掘机用户近日在服务工程机械整机交易的铁甲旗下社区留言说。 铁甲数据显示,2月以来,挖掘机平均开工时长、活跃用户数、成交量,均呈现增长,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5月份整体月度可比开工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挖掘机开工小时被视为工程机械、工程建筑行业景气度的风向标。”铁甲创始人兼CEO樊建设说,平台上挖掘机的各项数据,能够有力说明建筑工程工地的复工复产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以来挖掘机市场开始了一波全国涨价潮。“疫情使海外核心部件的供应链受到影响,4月份国产品牌纷纷提出10%左右的涨价。但5月新机和二手机销售量仍然有50%以上的增长。”樊建设说,一方面是市场有真实的需求,另一方面,相比去年价格战带来的售价下跌,涨价仍然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 市场复苏为中小企业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效的政策工具成为企业的重要期待。 全国两会刚结束,直达中小企业的两个创新举措——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就已经出炉。地方也在加快行动,四川省日前印发《四川省2020年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要点》,福建省出台帮扶中小企业二十四条意见,云南省发布了《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草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等专家认为,新一轮政策的落实效果值得期待。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还需要从内部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增强线上能力不仅是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生存下去的关键,更是抢占先机的关键。 (编辑:阿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